top of page




1/8
INTERIOR
建立一個家的共享平台
在本次設計中我們嘗試引用美國建築理論家Christopher Alexander (1977 )著名之作《模式語言The Pattern Language》的觀念,在這裡我們將”家”的印象與記憶模組化重新在《頂真臻心》呈現,企圖再造一個家的平台。
因此在討論提供公設機能時,將家的空間元素模組 (Pattern) 散佈在公設的各個角落,例如舒適的閱讀區,讓公設交誼廳就是我家的小書房、視聽室就是我家的客廳、屋頂閣樓就是我家的lounge bar。我們希望在人與空間上能找到平衡點,讓人在使用這些公設地同時去體驗空間,同時能喚起家的記憶與歸屬感。
在大廳利用讓人感到溫潤的木頭紋理打造的幾何樹型空間彼此堆疊,讓人彷彿走在林蔭大道裡,也讓空間有了溫度。公設交誼廳、信箱間、健身房、視聽室彼此間利用通透的玻璃讓視覺串聯,也間接引發行為上的連結。
去信箱間拿信的時候可以跟隔壁等待陪同家人運動的鄰居阿姨打招呼,陪同家人運動時可以跟鄰居打屁聊天,三五好友相邀到閣樓小酌一番….讓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在《頂真臻心》發生、發酵,建立家歸屬感,並賦予人溫暖與安定。
Taichung
頂真建設 臻心公共空間室內設計
Public Space Interior Design
%20-1_j.jpg)
bottom of page